农民也可以在空调房里劳作
更合镇地处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是佛山的西大门,距离城区35公里的梧桐村掩映在该镇连绵不绝的山脉中。然而,来来往往的物流车却将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与周边的广州、深圳、河源等城市连接起来,将村子不计其数的植株幼苗输往大城市的花卉市场。
广东省“三八红旗手”、“80后”王林煌是这些植株幼苗的主人。在她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植株幼苗的“源头”——梧桐村里一栋二层自建房。
从外面看起来,房子与周围的农家房别无二致,但走进房间,迎面而来的却是满满的科技感:入门处,几名工作人员坐在工作台前,身着白大褂、手拿镊子小心翼翼进行植株分离,再向里走,一排排育苗架上摆放着千万只巴掌大小的透明袋,每个袋子里都有一株幼苗沉睡在组培液中。
这些幼苗是王林煌从白手起家到事业有成的见证,也是梧桐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王林煌清楚记得2008年刚创业时的场景。那时,原本有400多人的梧桐村只剩下了200多名老弱妇孺留守,她和丈夫罗纪锋辞去了华南植物园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一时间引得亲友纷纷质疑:“好不容易在广州找到安稳的工作站住了脚,为什么还要再回山窝窝当农民!”但王林煌和罗纪锋心里清楚,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不一样,他们要做的,是带领乡亲们从“使蛮力”到“使巧力”,在技术的支撑下一步步成为新型农民。
说干就干,在村子里租了两亩地,撑起温室大棚,王林煌和丈夫便开始扑下身子种植红掌盆栽。
由于资金紧张,他们没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只能从最笨的方法一点点进入生产轨道。冬天,棚内温度严重不足,王林煌便和丈夫通过烧柴火锅炉来提高温度。两人日日夜夜守候在火炉旁,眼睛熬得通红。然而,第三个年头的寒冬,也成了他们创业的寒冬——由于温度原因,当年12月出货的红掌不见长势,大批量订单违约,两个人三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王林煌和丈夫总结经验教训后,决定不再种植盆栽花卉,而是转向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植物花卉的种苗栽培。
向政府申请了小额贷款,他们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第二次创业。2011年6月,王林煌和丈夫在家里装上空调,摆了一排育苗架,搭起一张无菌组织培养台。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室便初步成形了。
脱毒、洗瓶、分装、配营养基……得益于之前在华南植物所积累的经验,他们很快便上手了工作:从母株上割下植物的苗,放入有营养液的塑料培养袋,再把它们摆放在育苗架上,保持恒定温度,待幼苗长大一些,放入大棚中培养,不久之后就可通过批发进入市场。
凭着一股韧劲,事业慢慢好转起来。王林煌最开心的时候,便是和丈夫开着小货车去周边城市送货,虽然要历经几百公里,穿过泥泞的乡路,但是“心里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几年来,夫妻俩不断进行着技术的创新改革,幼苗也涵盖了中草药、花卉、特色农作物等多种类别。
2018年,台风“山竹”袭击广东,一夜之间,大棚被击垮,培养器皿几乎全军覆没,小幼苗全部夭折。但那时,王林煌的抗风险能力相比创业初期显著提高:申请到政府的小额贷款,买来建筑器材、培养器皿,不久后,她还悄悄换了微信签名:“生产慢慢进入轨道,加油。”
和他们的事业一同向好发展的,还有梧桐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梧桐村泥泞的乡路变成了柏油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拉近了村子与广佛核心区乃至其他珠三角城市的时空距离。夫妻俩再也不需要开着货车去送货,便利的物流让他们开拓了市场,降低了成本。
如今,王林煌拥有300多平方米无菌组培育苗实验室及2000多平方米花卉组培育苗种植大棚,年生产组培育苗数可达几百万株。作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带头人,罗纪锋还当选为梧桐村党支部书记。不少赋闲在家村民走进了他们的空调房,经过培训后成为了组培育苗技术人员。
现在,两人已经累计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达100多人,农户每年净收入达3万多元。“我想让大家知道,农民也不一定非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可以有社保,可以在空调房里劳作!”王林煌开心说道。
(高明区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gdjct.gd.gov.cn/wc/80881.jhtml
上一篇:扯腿
下一篇: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