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舆情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正文

【清风时评】构建高能级人才增长极聚集带发展圈

时间:2021-11-26 来源:上海市纪检监察网站 作者:佚名 0

  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全球各类卓越人才集聚之地、成长之地、向往之地,是全球各类优秀人才及其与资本、技术、信息、空间、环境充分互动的交融之地、创造之地、发展之地,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策源之地、发明之地、诞生之地、交汇之地。
人才是上海这座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和面向未来发展的源动力。“十四五”时期,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思考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更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好担当国家战略使命。

  加大高流量人才供给

  从创新维度来看,抓住创新生产者,即身在一线、作为探路者和先行者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究开发人才;抓住创新的组织者,即发现和捕捉商机、组织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创业者;抓住创新服务者,即围绕创新链提供金融、会计、律师、知识产权等服务的人员;抓住创新治理者,即关注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服务创新,为人才和创新提供场景和支持的治理者。

  从战略维度来看,要把赢得未来、争取主动作为重点和关键,集聚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域战略家、以科技引领发展的战略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智库专家,积极培育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同时,充分关注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力、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引发重大突破、重大变革的人才,加大培养造就力度,为实现人才由支撑发展、优先发展向引领发展的历史跨越夯实基础。

  从未来维度来看,要强化未来的视野、前瞻的眼光,聚焦青年科学家、技术工人等,聚焦青年政治精英、未来领袖等,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战略方向、优势领域、重点领域,看到未来、找准未来,培育未来、创造未来。

  建设高能级人才平台

  人才平台是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基石,是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磁石,是成就人才、引领人才的推进器。

  人才平台的能级有多大,对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助力就有多大。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建立一流卓越人才和优秀人才成长发展的高能级载体平台。

  比如,加强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实验室、综合性科学中心、科学工作室等建设,以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吸引集聚一流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又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进程,支持建设若干优势学科,共同引育高端人才,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再如,着力推动创新联盟、产业联盟,推进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技术中介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建设。

  打造高起点人才节点

  要突出上海的自身优势,以战略意识、战略眼光、战略本领、战略定力,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明确人才发展战略定位,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制度体系、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人才政策。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发展链、人才链,培育集聚站在创新创业潮头、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善于引领潮流的人才,把人才吸引、集聚、培养、发展起来,提升人才实力、人才竞争优势、人才发展含金量。

  要积极打造区域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人才发展共同体。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突出特色意识、长板意识、共同体意识,结合各地自身特质、独特禀赋、各自所长,培育具有特色的人才集群,协同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区域强力板块。

  同时,延伸一批“产—才—城”融合的增长极、聚集带、发展圈,整体提升国内人才网络能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流动和科研资源共享,让各类要素更为顺畅地自由流动,更大程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要积极嵌入全球人才网络和创新网络,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影响全球发展,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厚植竞争优势、造就发展机会、增强流动动力。

  通过进一步丰富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创新集群、“引擎”企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硬资源,丰富一流高校、专业、顶级科学家论坛、全球青年创业者论坛等软资源,建立多重人才发展社群和网络,吸引全球人才近悦远来。

  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优势、中国的未来,吸引和集聚全球人才,不断增强全球人才资源的配置能力、吸引力、影响力,让更多全球人才因中国而聚、因中国而兴,让高水平人才高地成为配置全球人才、发展全球人才的重要枢纽、重要平台。

  健全高成长人才机制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需要抓住人才快速成长、有效成长进程中的核心诉求,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难点。

  一方面,以改革力量激发人才活力,用人才力量来引领创新,用人才活力来激活发展。

  要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贴近人才的主体能够用好权、能够服务好。

  要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权、资源调度权,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落实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机制。

  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人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探索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

  例如,通过创新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停居留和工作许可制度,让外籍人才更加便利地申办工作许可、长期居留、永久居留;通过明确职业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从业自由范围、类型、程度,建立职业资格认可制度,创新学历、职业资格互相认证制度,等等。

  营造高品质人才环境

  比如,以人才友好型环境为核心,打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科学家全身心去跟踪、投入、判断重大突破方向。

  又如,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完善优质基础教育项目布局,打造高水平综合医疗中心;完善区域内交通布局,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幸福、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人才发展生态。

  推进高效能人才治理

  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需要在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基础上,强化政府部门的主体职责,发挥用人主体的治理作用,激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

  要加强政府人才发展治理的职责,强化制度供给、政策工具的职责;要落实用人主体、人才个体在微观组织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专业团体、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等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共同推进高效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设,真正让人才成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战略资源、关键动力、引领力量,让高水平人才高地成为海内外人才成长成功之地、事业成就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作者:汪怿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ww.shjjjc.gov.cn/2015jjw/n2370/u1ai888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规范公务用车,公车没有“顺便”一说

下一篇:刘学新深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调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纪检舆情网 jj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