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时评】坚定的人民立场 深沉的时代忧思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述,体现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坚实的逻辑基础、深沉的时代忧思,突出鲜明的政治导向、严格的实践要求。
坚持发扬民本思想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历遭曲折而不馁、久经磨难而不败、数陷绝境而不溃,关键在于有着充满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民,关键在于坚持发扬民本思想。
“立君为民”——
有文字可考的民本思想,最早见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诸子百家中,孔子明确提出庶民、富民、教民的仁政思想;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秩序理论,要求“忧民之忧”“与民同乐”;荀子则进一步提出“立君为民”权力观,先秦民本思想基本形成。
民为国本——
强秦的亡国之路,使西汉思想家对民本思想有了新的认识。贾谊认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强调国家、国君、官吏都要以民为根本。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本思想进一步进入主流意识形态。
“吏为民役”——
隋唐以后,民本思想经由科举制度进一步注入传统政治体制之中,造就了中国古代政治特有的文化气质。
唐代柳宗元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提出“吏为民役”,强调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官吏是人民“雇用的仆役”。
北宋苏轼不仅在《荔枝叹》中歌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还将为民情怀付诸行动。他在徐州防洪,在杭州赈灾、治疫、兴修水利,深得百姓赞赏和拥护。
南宋朱熹深受儒家重民传统的影响,主张“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为守令,第一是民事为重”,还进一步要求为官者应做到“临民以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清时期,一些关心民众疾苦的政治家、思想家开始用民本思想来反对皇权专制。
黄宗羲主张建立君、臣、民平等的社会,由君、臣、民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制定“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民看作保天下“与有责焉”的政治主体;王夫之主张“君以民为基”,深刻反思“家天下”的观念。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想达到了封建时代的最高峰。
依靠人民群众奋斗
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开明地主、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纷纷出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相继失败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00年来,我们党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夺取全国政权,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秘诀何在?
在革命时期,靠人民“起家”——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井冈山斗争时期,近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在红一方面军的长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淮海战役中,平均1名战士身后就有9名百姓“护航”。
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了“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每一步前进,每一个胜利,我们党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人民群众的英勇奋斗,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打下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
在建设时期,靠人民“当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带领人民白手起家,投身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和科技人员,喊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铿锵誓言,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带领全县人民摆脱贫苦面貌……
广大人民群众埋头苦干,用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用智慧擘画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
在改革开放时期,靠人民“兴家”——
深圳特区成立与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凝聚了一批批改革者、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改革开放试验田闯出来的经验,逐渐成为深刻影响全国的改革举措;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开来。
如今,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这正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汗珠子摔八瓣”辛辛苦苦干出来的。
以人民利益为旨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之基、动力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落脚点。
坚持人民至上是实践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这一论断,深刻诠释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阐明了执政为民必须有对应的现实内容和实际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教育强国、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多供给多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都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重要表现。
坚持人民幸福是价值尺度——
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价值宣言,也是检验执政成效的价值尺度。
人民是最高裁决者、最终评判者,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是检验决策和工作的基本依据。
坚持人民群众是生命根基——
正是亿万人民在困难中迸发的强大凝聚力、意志力和创造力,我们才得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奇迹。
实践证明,无论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还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党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靠山、根基、血脉。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我们党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够无往不胜。(速继明 程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原文链接:http://www.shjjjc.gov.cn/2015jjw/n2370/u1ai883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的九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