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舆情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领导活动 >正文

深度关注丨读懂大学“最后一课”

时间:2023-07-09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11.jpg

  7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图为老师为毕业生拨穗。

  22.jpg

  6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致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又是一年毕业季,一批批青年学子告别校园,迈向未来。在高校毕业典礼上,校长们送上的临别寄语,成为学生们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课”。

  近日,多个毕业典礼致辞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西安交大校长雨中脱稿致辞,书记撑伞站身后”“毕业典礼上,国科大校长说着说着就哭了”……这些火爆网络的毕业致辞究竟说了什么,为何如此动人?透过致辞,我们可以触摸到怎样的时代脉搏?

  高校毕业典礼动人场面频出,致辞背后故事引发关注

  “永远不要再让‘卡脖子’的那双无形之手遏制我们的发展,永远不要让核心技术的壁垒成为我们强国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

  7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周琪发表题为《站上新起点,向问题出发》的毕业致辞。提到不久前去世的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他一度哽咽:“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每次想到这句话,我都泪流满面。”

  周琪校长的这段致辞在各大视频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有网友评论:“同学们,毕业奔向四面八方,去做祖国的栋梁!”

  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最近一段时间,不少高校毕业典礼的动人场景在网上传播。

  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校长王树国致辞时突降大雨,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撑起雨伞走到他的身后,二人一同为毕业生们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演讲。在风雨中,王树国寄语毕业生始终怀揣家国情怀,让交大人成为世界之光。

  随着一篇篇高校毕业致辞的广为传播,这些致辞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令周琪校长洒泪的科学家黄令仪,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通用CPU,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退休之后,她继续发光发热,以80多岁高龄奋战在微电子研究领域的第一线,在她和同行的不懈努力下,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上,校长王云鹏在致辞中讲述了北航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的故事,鼓励同学们积极进取、不懈追求。刘大响院士在建造我国首套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时,面对一没经费、二没人才的不利条件,长年扎根川西北深山,以“不搞出高空台,就死在松花岭,埋在观雾山”的坚定决心和不屈意志,最终不辱使命,研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争气台”。

  清华大学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校长王希勤则用清华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的事迹寄语同学们要有“要做就做最前沿的”的骨气。马伟明带领他的团队,在“舰船能源与动力”“电磁能武器装备”“电磁攻防”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原创性成果,引领了舰船综合电力和电磁发射两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为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感谢校长们,让更多人看见了这几位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与奋斗故事,看到了一座座精神的坐标,也看见了大学之‘大’。”一名网友如此评论。

  理想、担当、创新成为毕业致辞热门关键词

  在学子们即将离校的时刻,大学校长、院长、教授们的毕业致辞,是代表学校向毕业生送上的祝福与寄语,是师长们对大学精神的又一次集中表达,也是对毕业生的一次有力叮嘱。正如扎根重庆基层12年的清华校友张昭源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上所分享的:“母校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谋生的本领,更希望我们能够在各个领域成为一面旗帜,这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奢侈品,请大家好好珍惜,好好享用。”

  “学子们平时就知道这些道理,但在毕业典礼这个特殊的时刻,由他们平日尊敬的校长、院长苦口婆心地再次提醒,效果自然特殊。”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郑连根告诉记者,正如许多人对母亲平常的唠叨都习以为常,可在千里远行之际,在深情告别的时刻,母亲的叮咛就会被人们深深铭记。

  记者注意到,“刷屏”的毕业致辞中,有许多相近的关键词。

  例如,鼓励青年人将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你们的师兄桂海潮老师,此时正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外的‘天宫’上,执行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那个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孩子,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王云鹏表示,人生的理想各有不同,但立志服务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无疑是最为高远,也是最为神圣的理想。

  比如,鼓励青年人勇于担当起时代重任。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邀请在座的同学思考:“到大家知天命的年纪,能不能把一个强大的现代化中国交给下一代、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和未来,能不能无愧面对一代代艰苦奋斗、接续奋斗、不懈奋斗的先烈和前辈?使命在肩,怎能躺平。”

  比如,鼓励青年人敢为人先、矢志创新。“我们经济体量全球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的问题,核心的症结就在于创新能力不强。”周琪校长在致辞中提到,希望同学们能以老一辈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找主攻方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永远不要再让“卡脖子”的无形之手遏制中国的发展。

  “聆听周琪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深受触动。在国科大学习生活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和最宝贵的财富,毕业不是奋斗的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我将谨记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以后在重大科技问题和时代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牢记国科大人的在肩重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毕业生刘子睿告诉记者。

  “美好的德行一定会得到认可和回应。纵观这些受到欢迎的毕业致辞,它们所宣扬的都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郑连根说。

  令所有师生从中领略为国分忧之心、为民尽责之道

  校长致辞,被称为大学“最后一课”,不仅让毕业生受益良多,也让广大网友深受触动。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为什么能持续被人们所关注?

  “一些校长致辞之所以会走红,是因为触碰到了社会情绪,引发了民众共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新利分析,当前国际局势风高浪急,一些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在这种背景下,王树国校长在大雨中致辞时所强调的“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大胆地前行,就像今天这场风雨一样,来吧,无所谓”自然具有别样的感染力。

  讲话的内容,折射的是觉悟、站位、境界,体现的是人格力量。越来越“出圈”的毕业致辞,其中固然有互联网传播的“加持”,但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内容。

  人们期待大学能给社会带来精神财富,带来思想盛宴,大学校长的致辞则回应了人们的这种期待。在聆听大学校长致辞时,有的人会回想自己的大学时光和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有的人会畅想自己或下一代的未来大学生活,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处境的人,都能从中汲取自己所需内容加以消化理解,形成社会共鸣。

  “大学作为社会的知识殿堂和精神高地,其毕业致辞不单纯是面对毕业生群体,更是面向整个社会。”赵新利表示,毕业致辞是送给即将离校的毕业生的,是对他们未来人生的祝福与寄语,其中既有对家国情怀、爱国精神的弘扬,也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叮嘱。

  “这些内容,不仅毕业年级的同学们会关注,其他在校生也会有共鸣;同时,它们也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范畴,成为全社会的一场精神洗礼。”赵新利说。

  “大学校长或师长的毕业演讲,除了对毕业生的激励、启迪之外,更在于要体现一所大学的精气神,或者说展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灵魂,能够让全民从演讲中看到大学特有的价值倡导。”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表示,“最后一课”里蕴含的大学品格,是一堂理想主义公开课。它们与其说是校长或师长的内心独白,毋宁说是带有指向意义的价值宣示,令所有师生从中领略为国分忧之心的胸怀、为民尽责之道的坚守、对理想与品德的守护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在中国政法大学2023届毕业晚会上,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抛出了一个问题:在顺势时可以坚持的原则,逆势时是否还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罗翔认为,抛弃原则获得的成功,将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他以孔子为例,直言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有可能遭受厄运,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小人会随时改变原则,但君子会守住他的原则。他强调真正的勇敢,是对良善的坚持,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祝愿年轻人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一生平安。罗翔的致辞引发了广泛共鸣和反思。有人感叹:“罗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毕业季,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学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好的大学应该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文化引领的作用。”郑连根分析,大学的毕业致辞,既有体现“母校”之爱的对毕业生的叮嘱,也承载着准确传达大学精神,并回应时代之问的功能。一篇优秀的毕业致辞,往往以恰当方式将大学精神表达出来,并对时代与社会的精神和风气有敏锐的把握和回应能力。

  “比如王树国校长的发言所提出的新时代、新赛道、新征程,就是当前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莫开伟说,正如王校长所分析的那样,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之前的三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某个局部、某个环节、某个领域的革命,而是全方位的,是质的飞跃,它将深刻影响和改变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类的命运。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又会涌现许多的赛道,每一条赛道都需要有“弄潮儿”。在新时代,要勇于开辟新赛道,在新赛道上做时代的“弄潮儿”。

  “这些毕业致辞已超越了对学生的勉励、祝福与希望,而是将毕业致辞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脉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学校这个‘小天地’,延伸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需要奋斗和解决的大问题。”莫开伟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韩亚栋)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50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兰州:“室组地”联动交叉互查 助力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

下一篇:数读高质量丨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纪检舆情网 jj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