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舆情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廉洁文化 >正文

不私 而天下自公

时间:2023-06-03 来源:宁夏纪委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不私,而天下自公。”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

  “不私,而天下自公”出自《忠经》:“无为,而天下自清;不疑,而天下自信;不私,而天下自公。贱珍,则人去贪;彻侈,则人从俭;用实,则人不伪;崇让,则人不争。”《忠经》相传为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家马融所著,其中“不私,而天下自公”强调了秉持正确公私观的重要性。

  千百年来,公与私的问题,始终是国家治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古代典籍中,常见对公、私价值意义的梳理与探讨,以及对“天下为公”这一理想社会的构想与憧憬。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因为无私心,所以在吏治选拔中能做到“选贤与能”,在社会交往中能做到“讲信修睦”,最终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倡导“仁者爱人”,并将仁爱思想推而广之,要求以天下为己任。很多有志之士以此为出发点,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理想追求,激荡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国家利益、民族大义面前,总是毫不犹豫地把个人情感、一己得失放到一边,挺身担当,乃至献出生命。

  相对公所指代范畴中的江山社稷、家国民族这样的整体利益,私所代表的利益并不是中国人的第一追求。“无私者,可置以为政”“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能否做到秉公去私,是检验为政者胸襟格局的试金石,也是照鉴王朝兴衰成败的镜子。

  北宋名臣包拯,一心为民,清廉公正,是铁面无私、正直无畏的典范,深得百姓拥戴。漫长岁月中,他的故事被写入戏曲、化为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即使包拯的最高官职,是被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然而在百姓心中,他永远被铭记的是开封府尹的形象;即使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更为文雅的别称是“包待制”“包龙图”,但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他最爱戴的称呼依然是“包青天”——不以职位命名他、不以谥号官称他,而是以公正无私的品格,来世世代代地纪念他。

  传统文化中公而忘私的价值取向与一以贯之的尚民信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塑造过程中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种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普遍的救世情怀与解放意识深刻契合,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合流,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没有自己的私利——如果有私利、为自己谋前程,那些家境和社会地位都还不错、甚至在大城市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完全没有必要登上那一叶红船。

  无私,所以勇敢无畏。

  “我从参加革命起,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1931年7月25日,杨匏安在上海被捕,在狱中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引诱,宁死不屈,最终被秘密杀害。红军将领胡少海出身于富庶之家,却因从小目睹社会不公平、穷人悲惨命运而发誓要改变中国,他说:“我只能离开自己的家,投身革命的家,跟着共产党去扫清天下的不公。”在前线中弹牺牲时,年仅32岁。《七律·长征》开篇就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怎么可能不难?但红军战士不是为个人利益而战,而是为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战,所以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无私,所以纯粹高尚。

  谷文昌全家曾经被下放到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虽然妻子提醒他,“你是下放到这里当社员的,不要插手别的事”,但谷文昌毫无怨言,一进村就到各处农田搞调查,千方百计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群众看着金黄色的稻谷满囤满仓,亲切地称他“谷满仓”。杨善洲退休后上山种树,“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面对不解,他一句“有人说我是自讨苦吃,其实你们不知道我有多快乐”,令人动容。不计较个人功名,只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共产党人的“乐”,是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的“乐”,是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幸福的“乐”。

  无私,所以清醒坚定。

  古往今来,从来都是“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惟有中国共产党,主动选择在自我革命中淬炼锻造。穿越百年风风雨雨,我们党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练就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底气正是“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政在去私。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展现。(郝思斯)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yy/202305/t20230526_7302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诗歌|五月之歌

下一篇:驼梁护林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纪检舆情网 jj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