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舆情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廉洁文化 >正文

大红灯笼

时间:2023-02-17 来源:中共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作者:佚名 0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进入腊月,一串串红灯笼挂满大街小巷,不由得让人想起初唐诗人卢照邻这首关于灯笼的诗。在无限遐想与向往中,中国灯笼如梦如幻的历史便浮于眼前。

  灯笼,又名灯彩,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作为节庆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灯笼的历史已有两千年。在汉代,已有“垒灯为山”的习俗。汉文帝规定每年正月十五要举行纪念活动。唐代开元年间,元宵放灯成为百姓普遍的娱乐活动。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以此体现“彩龙兆祥,民阜国强”。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在北京城设立“灯市”,“灯市口”街道便由此得名。

  灯笼,让一个地名得以兴起,也让一方文化得以传承。看似简单的制作,却融合着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流程。艺人把削好的弹性竹篾打孔、拗槽、穿线、捆绑、固定,一个灯笼骨架便呈现出来;再沿骨架裱糊上红纸或红绸,阴干后,书写、绘画或剪裁粘贴人物、花鸟、诗词等图案,一个喜庆的灯笼才大功告成。想象一下,在没有精准器械的年代,仅靠眼手的协调,钻出相同大小的孔,做出形状一致的竹篾,再配上精美的绘画,巧夺天工的构思包含着古人怎样的智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中国人对灯笼是情有独钟的,婚庆吉礼、商铺开业、迎接节日,都忘不了挂上吉祥喜庆的大红灯笼。旧时的私塾开学前,父母要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然后由老师点亮,俗称“开灯”,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灯”与“丁”语音相近,过去很多人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里,盼望着人丁兴旺。更多的时间里,人们在灯笼上绘入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让古老文明得以薪火相传。

  从古走到今,大红灯笼上写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信你看,每个庭院、每条街道、每个广场,放眼望去,到处是闪烁的霓虹灯影,到处是炫目的火树银花。有古朴的纸灯笼,也有纱灯笼、塑料灯笼;造型也是千姿百态,既有圆形的,也有心形的、花篮形的,还有各种动物形状。兔年即将到来,各式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灯笼便挂满大街小巷。人们流连其中,不时举起手机拍照留念,留下对过去一年的回忆,也许下对美好光景的心愿。岁末年初,希望与祝福映照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千言万语汇成那一抹红色的温暖。

  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红色是喜庆、是奔放,圆形是圆满、是幸福。而一盏大大的红灯笼,也蕴含着磅礴的盛世气象。如果要挑选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灯笼,莫过于来到天安门城楼之上。这组大红灯笼,每盏高2.23米,直径2.26米,外罩红纱,饱满圆润。圆圆的灯笼,红得喜庆吉祥,红得高雅沉静,充满生命的气息,更包含着我们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品格。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八盏灯笼,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浴火重生,也见证着发生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翻过一页页年历,中国灯笼从东方走向世界,香榭丽舍大街、时代广场,甚至在高高的迪拜塔上,中国灯笼如花朵般绽放。而那些浸染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伴随着红红的灯笼,飘向世界各地。中国人,用大红灯笼留住曾经的往事,也用大红灯笼期盼未来的美满。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lzjy/lzwsp/202302/t20230213_782047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奋战到最后

下一篇:任人唯贤 广揽人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纪检舆情网 jj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