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舆情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廉洁文化 >正文

太平山上沐清风

时间:2023-02-17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0

  在绍兴上虞,有座中国历史上的道教名山——太平山,立于山顶举目四顾,天宽地阔,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因而高士名流、贤臣忠宦在此隐居清修,著书立说,悠游林泉。东晋名士谢安、王羲之,唐代诗人孟郊,宋代诗人陆游等,皆在太平山揽清风、濯清流、沐清品,留下不少诗赋、铭文。

  

  俯瞰图.jpg

  太平山村鸟瞰图

  明代郑三俊(1574--1656),23岁考中举人,24岁考中进士,为明万历、天启、泰昌、崇祯四代重臣,陟位十五任。为官期间,郑三俊三次遭弹劾罢免,三次起复任用,始终不改儒生本色,怀抱忧国忧民家国情怀,秉力维持国家太平,忠心挽救民族危亡,以清廉公正著称。《明史》载其“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他三次隐居太平山,前后达25年,82岁逝世后便墓眠太平山。

  

  清廉馆正大门.jpg

  清亮馆外景

  一品堂简介.jpg

  “一品堂”简介

  为传承弘扬郑三俊清亮之德,充盈太平山清正廉洁之风,上虞区陈溪乡纪委将他居住过的一品堂改造成了廉洁教育基地,并以“清亮”为馆名,让广大游客在丰富多彩的体验中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中感受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

  一品堂正大门.jpg

  门上悬挂“一品堂”匾额

  正厅.jpg

  “清廉”厅内景

  走进清亮馆,门上悬挂的“一品堂”匾额苍劲有力,相传此匾为明崇祯帝钦赐,以表郑公之功绩为“天下第一清品”。推开正大门,便是郑三俊立于林下的巨幅山水画,简衣素服、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是清亮馆的主厅——“清廉”厅。“清廉”厅以书画的形式一一展示了郑三俊生平政绩,从发展经济、保护民生到重视教育、倡导忠孝,从勤勉苦学、力荐贤才到勇挫奸党、施行新政,其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正廉洁的形象更加深刻、具体。

  书房.jpg

  书房“见山”内景

  正厅后是郑三俊书房,名叫“见山”。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因此,书房布置清心洁净,尚简典雅,阔朗的明式书斋上配上笔墨纸砚。“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游人可以落座在几榻上,在清风的吹拂下,阅读典籍,体悟人生。

  清廉故事.jpg

  清廉小故事以书画形式展示

  有史料记载,郑三俊出入朝端,一向简衣素服,从不盛气张扬,年轻的官员以及趾高气扬者视他为朽人,但他从不同流合污。崇祯十五年,返乡赋闲的郑三俊被特召为北吏部尚书,他只带了两敝簏(旧竹箱)随身物品,乘了一条小舟,就赴京上任了,这就是“敝簏”赴任的典故了,在“清风”厅进行展示。此外还有郑三俊造“郑公车”、赈灾抚民、素标清骨、“林下一人”等清廉小故事,让游客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受教育、扬正气、增感悟。

  会客厅.jpg

  “会客”厅内景

  在清亮馆还设置了“会客”厅,在这里可以品太平山清平茶,闻清妙香,赏清廉书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墙上悬挂着几幅字画展示了太平山清亮文化的发展历史脉络,春秋时期计然带着范蠡和灵姑浮在太平山隐修,东汉末期著名道教理论家于吉在此地整理著述《太平经》,东晋道教领袖、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抱朴子)著《太平山铭》等,还有诸多名篇如元代刘履《风雅翼》以及孟郊《送萧炼师入四明山》、陆游《望太平山》等,丰厚了清亮文化内涵。这里还是一个文创空间,游客可以制作清廉书签、太平香囊、竹编竹雕笔筒等,写下清廉箴言留作纪念。

  清风廊.jpg

  古色古香的清风廊

  走出清亮馆,来到清风廊,一边品读廊上优秀的廉洁名言、廉洁诗文、廉洁故事,一边聆听廊下潺潺的溪水声,洗涤着心灵,内心无比宁静。

  2明朝牌坊石碑.jpg

  “林下一人”牌坊

  太平山上沐清风,太平山下民风纯。崇祯后期,与郑三俊同朝为官的礼部主事、上虞下管人徐观复,敬仰郑三俊品行高洁,为其立“林下一人”牌坊。牌坊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2012年,意外被村民发现两块原始断牌。太平村人将“林下一人”牌坊重建并立于村口,警醒后人永葆清廉。太平山人的淳朴自然也让人赞赏,离休老干部金荣超十年倾心投身“红色宣讲”;“上虞十佳孝子”金齐杰“背父打工”;好邻居王素娥、赵玉芬无怨无悔照料病残邻居等,太平村更是依托文化底蕴打造了清廉村居示范村,清亮文化照耀着太平山人不断前行。

  (绍兴市上虞区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zjsjw.gov.cn/zhuantizhuanlan/qinglianwenhua/qingfengzhilv/202301/t20230129_82887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长图 | 张桂梅之歌(一)

下一篇:游走海山之镜 感悟红廉之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纪检舆情网 jj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