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抵边联动监督 赋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南溪河水潺潺流淌,明黄色法式建筑整齐排列,百年滇越铁路穿寨而过……走进红河州河口县河口镇城郊村委会八条半村,独特浓郁的法式边陲风情扑面而来。
“现在路通了、灯亮了、村庄美了,城里游客来得越来越多,家门口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街头偶遇的村民,正高兴地向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诉说着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八条半村不仅是该州在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典型样本,也是该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边境小康村建设各项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
自全州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项目建设以来,红河州纪委监委将过渡期专项监督和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监督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6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目标,做实做细抵边监督,全力织密织牢抵边“监督网”,赋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该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常态化监督、联合监督和集中监督“三轮”驱动,深入边境小康村建设职能部门、边境县特别是边境乡镇、村组及项目建设一线,紧盯小康村建设的6个方面19项指标要求和30项具体建设任务责任落实、工作推进、资金使用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精准聚焦“五查五看”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监督保障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小康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
产业发展是边境小康村建设监督的重中之重。绿春县纪委监委立足“一村一品”“一村一社”产业发展定位,根据各边境村帮扶政策类型、特点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监督清单,紧盯产业项目政策落地、资金管理、干部作风等关键环节,贴身跟进、全程监督,全力护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监督推动下,黑木耳、有机茶、小米辣、花椒、土豆等各种速生农副产品成为了该县边境拉祜寨村民发展的重点产业,当地哈尼族世代传承的鼓凳走俏国内外各大市场,特色民族产业成了该县边境小康村繁荣发展的“活水源头”。
在金平县马鞍底乡地西北村委会鸡窝寨村,成片新植的古树茶苗散布在村寨的角角落落,村干部正带头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一派热火朝天、苦干实干的新气象。“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古树茶变成了‘金叶子’,带领我们摆脱贫困,现在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康村,走上致富路。”鸡窝寨村小组长说道。
转作风、提效能,是金平县植入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勤廉底色。该县抽调40名精干力量组成20个专项督查组,深入6个边境乡镇27个沿边行政村304个沿边村寨,对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情况开展联合大督查,将督查结果区分先进和落后典型纳入“红黑榜”晾晒评比,以作风真改进、效能大提升,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为边境小康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从乡村道路到民房民宿、从产业发展到生活富裕,凡政策落地处,纪委监委的监督如影随形,伴随着那一个又一个“蝶变”故事,继续书写好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生动篇章……(杨紫童 || 责任编辑 段梦龄)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2/xinfangjubao_1025/1147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水富:“监督一点通”传民情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