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群众的贴心人巴桑卓玛
“您别急,请坐下来喝杯热茶慢慢说。”
“承办部门会将处理结果及时向您反馈,如果您有任何异议,我们会如实记录,并予以说明。”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很多群众都喜欢找州纪委监委信访室副主任巴桑卓玛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对于群众的信访事项和困惑困难,巴桑卓玛总能给予高效办理、耐心解释和真诚帮助。在信访室工作4年,她接待来访群众290批次,受理信访举报1668件,化解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架起了纪检监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今年3月,巴桑卓玛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卓玛,我给你带了自己酿的野果汁,你尝尝。”前不久,年近70岁的藏族阿婆,带着自制的野果汁专程来感谢巴桑卓玛。
事情源于几个月前巴桑卓玛的一次接访工作。那天,正在信访室处理来信的巴桑卓玛被推门而进的阿婆打断了。看着阿婆额头的汗水和被晒红的脸颊,她赶紧递上纸巾、倒上茶水:“有什么困难跟我说。”
经过3个小时的沟通,巴桑卓玛了解到,因村里的耕种通道和灌溉水渠规划不合理导致阿婆家承包的土地无法灌溉耕种,于是阿婆多次到镇政府上访。在镇政府统一规划下,村里的农灌堰得到重新修整,灌溉范围覆盖到了阿婆家的承包地。水通了,问题本该就此画上“句号”,但阿婆看到灌溉闸阀没安在自家地里,因为吃过没水的苦,害怕地里没有灌溉闸阀将来可能“断水”,于是强烈要求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安装灌溉闸阀。但是阿婆的要求并没得到满足,于是她猜测是村干部因为记恨自己到镇政府上访而故意不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安装灌溉闸阀。
“我向县里和镇里反映村干部问题,他们一定是向着村干部,所以我来州纪委反映,你们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阿婆说着说着,已是泪眼婆娑。虽是阿婆的“一面之词”,但毕竟事关群众利益,巴桑卓玛对该信访事项十分重视。她立即将阿婆反映的详细情况录入检举控告平台,并按照管辖范围转泸定县纪委监委办理。
在沟通过程中,巴桑卓玛得知阿婆家生活很困难,为了节省车费,她一大早从泸定县走一段路搭一段过路车,辗转了好几个小时才来到州纪委监委的。考虑到阿婆还饿着肚子,巴桑卓玛自掏腰包请阿婆吃午饭,还给她买了返程车票。借着吃饭的间隙,巴桑卓玛耐心地给阿婆讲了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的有关政策,也宽了阿婆的心。
该信访件后来经泸定县纪委监委调查核实,发现阿婆村里农灌堰修建、农灌闸阀选址符合规划要求,虽然村干部在做群众工作过程中有解释不到位的地方,但不存在刁难群众等违反纪律问题。在巴桑卓玛的协调督促下,县纪委监委干部到阿婆家将核查结果告知阿婆,并与镇村干部一同为阿婆解释闸阀选址原因。阿婆多年的心结解开了,连连称赞:“现在的干部不仅为群众办实事,解释工作也细心周到。”
工作中,巴桑卓玛也遇到过不少棘手的事情。有一天,办公室里来了一位情绪激动的老人,进门后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巴桑卓玛跟前。错愕中,巴桑卓玛赶紧蹲了下来,双手扶起老人,一边安抚一边递上一杯热茶。老人激动的情绪慢慢平息下来,开始倾诉心中的委屈。
老人家住德格县白垭乡日火村,他反映,在各级党委的精准帮扶下,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但问题也不少——村支书让自己的亲属担任村“三员”,草补林补发放、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都不公开,村民去询问村支书也被不耐烦地打发了,于是老人怀疑村支书挪用了村里的钱。
老人反映的问题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但按照管理权限,反映村党支部书记违纪问题的检举控告应当由基层纪委监委受理。于是,巴桑卓玛立即整理好相关资料转送德格县纪委监委并跟踪督促该信访件办理。德格县纪委监委核查发现,该村党支部书记未经村党支部委员会讨论研究,直接上报村宗教统战员名单,此外,该村还存在财务收支,低保、草补、林补等惠民资金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导致群众对村务不明不白,县纪委监委决定给予该村党支部书记党内警告处分。
不久,巴桑卓玛到德格县开展信访督察督办工作,发现该县纪委监委虽将日火村信访问题处理结果公布,却未督促该村就群众反映的村务问题做出解释,多年的信访经验让巴桑卓玛深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不做好反馈解释工作,很可能会造成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不信任。”于是她建议该县纪委监委牵头对该村近年来的村务、财务进行梳理和公开。该县纪委监委督促镇村干部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将村务各项内容进行解释通报。同时,督促该村在村务公开栏详细公开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并定期更新。
在回访信访处理结果时,老人对巴桑卓玛连连道谢:“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对村里的事儿都是稀里糊涂的,现在村务公开得清清楚楚,低保补助领取情况一目了然,大家一看就懂,我们终于放心了。”
每到节假日休息时,巴桑卓玛都会回到老家石渠县真达乡更思村。更思村的农牧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辅导孩子们学习是不少乡亲的难事儿。于是,巴桑卓玛就利用业余时间为村里的30多个孩子辅导功课。2020年,她和家人还自费为孩子们修建了70多平方米的学习室,作为辅导孩子们学习的固定场所。“我是从村里走出来的,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我很幸福。”巴桑卓玛说。(通讯员 龙贤姝)
原文链接:http://www.scjc.gov.cn/scjc/jdzj/2022/6/20/b4ee7082b84c4b9da3e67f2b192a4f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